学校举办中秋节女教职工汴京灯笼手工制作活动

时间:2025-09-26浏览:21设置





科学校区活动现场





东风校区活动现场


提一盏灯笼寻旧梦,揽一怀月光寄秋情。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,校工会于9月25日分别在科学校区二教楼114室、东风校区教三楼211室举办了“体验非遗”中秋节女教职工汴京灯笼手工制作活动。活动邀请了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人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张俊涛老师现场授课。校工会副主席王燕翔、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工会李晓梅副主任一行3人出席活动,来自全校21个基层工会的近80名女教职工参加活动。

活动伊始,张俊涛为大家讲解了汴京灯笼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。他指出,“灯笼是我国的文化瑰宝,既凝练着宋代工艺美学,也映照出古代市井生活的风貌,至今仍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焕发光彩。”随后,他详细介绍了灯笼制作所需的骨架、灯衣、辅料及粘合剂等材料,并讲解了其材质特点与实际用途。在张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下,参加人员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实践:从灯衣的裱糊到花瓣塑型,大家一步步体验了传统工艺的精妙,感受了灯笼流光溢彩的韵味。

活动现场,女教职工们神情专注,动作细致,全情投入。大家相互交流技巧,分享心得,活动会场氛围温馨而热烈。伴随着欢声笑语,零散的材料在大家的巧手匠心之下,逐渐变成一盏盏花瓣层叠、典雅别致的莲花灯笼。当灯笼次第点亮,光影流转之间,让人不禁遥想到“夜市千灯照碧云”的汴京繁华秋夜。

手工制作活动结束后,张俊涛老师与大家围绕非遗传承、文化推广及灯笼工艺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,并合影留念。

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技艺的体验,更是一场深入人心的文化浸润。通过亲手制作灯笼,女教职工们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,提升了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。自2024年以来,校工会已举办多期“体验非遗”系列活动,内容涵盖香包、艾草锤、布老虎、绣扇等传统手工艺,深受广大女教职工们的喜爱和好评。未来,校工会将持续深耕“体验非遗”品牌,不断拓展活动形式与内涵,积极搭建职工文化交流平台,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进一步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,为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贡献积极力量。




返回原图
/